■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璇
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于10月30日召开2025年三季度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发布会。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省金融运行呈现存款多增、贷款稳增、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推进,跨境收支平稳有序,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信贷总量稳增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三季度,云南省金融总量保障有力,资金供给持续充裕。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7万亿元,同比增长6.08%,比年初增加3031.63亿元,同比多增1382亿元,住户、企业、政府存款均实现增长。贷款方面,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02万亿元,同比增长4.45%,新增贷款重点投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融资成本方面,1—9月全省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5%,同比下降58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6%,分别同比下降42个基点和55个基点,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利息负担。同时,1—9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4088.66亿元,同比多增331.5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企业贷款等成为重要支撑。
“五篇大文章”纵深推进
重点领域精准赋能
三季度,云南金融聚焦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五篇大文章”,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成效显著。8月末,全省相关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1%,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科技金融:通过设立50亿元专项再贴现额度、推出“创新积分”专项信贷产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举措,撬动79.74亿元科技贷款发放,8月末科技贷款余额5401.49亿元,同比增长13.56%。
绿色金融:创新推出“取水贷”“林业碳汇+”等特色产品,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达7970.9亿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等领域贷款占比超八成。
普惠金融:深耕高原特色农业,创新“咖啡贷”“七彩云菌贷”等产品,9月末,全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贷款余额3430.89亿元,同比增长16.5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441.51亿元,同比增长15.73%,排名全国前列。
养老金融:结合“旅居云南”特色,推出“昆旅贷”“云旅民宿贷”等产品,8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激增50.27%。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4%。
跨境收支平稳
人民币结算效能提升
三季度,云南省涉外资金流动基本稳定,跨境贸易投资理性有序。数据显示,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8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对东盟十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收支分别增长16.1%和21.1%,彰显了对外开放金融支撑的持续强化。在货物贸易领域,收支总额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非货币黄金、化肥、鲜花等产品进出口增速亮眼。
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1—9月收付金额合计588.53亿元,在本外币结算量中占比稳定在35%左右。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成员国人民币收付均实现正增长,大宗商品及高原特色农产品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速显著。同时,口岸贸易结算数字化与本币化水平同步提升,电子化结算覆盖率和人民币结算占比均超90%,全省边民互市电子化人民币结算金额达48.37亿元,占全省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的五成。
此外,金融机构积极助力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等机构通过政策宣传、定制方案、减免费用等方式,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外汇套保保证金1.22亿元,有效提升涉外企业抗风险能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跨境人民币使用效能,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