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5-09-03 >A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专著
构建全国首个热带雨林典型动态样地“全景图”
     发布时间:2025-09-03
字体大小
  云南古林箐25公顷喀斯特热带雨林动态样地全景图 供图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燕

  9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历时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喀斯特植物物种演化攻关组,构建了全国首个热带雨林动态样地的“全景图”。该成果近期以专著形式面世,共收录云南古林箐25公顷喀斯特热带雨林动态样地381种树种信息,均配有完整实地树木形态照片数据。

  热带雨林

  调查和研究难度巨大

  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巨大,调查及研究难度也巨大,这是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其研究、调查和观测极具挑战性。原因之一是热带雨林多样性的乔木种类,特别是林冠树种花期不稳定,有时1年开两次,有时几年不开一次,调查难度极大;原因之二是其群落垂直结构复杂,乔木层甚至可以分成4—5层,树冠相互交错,并伴有藤冠和附生植物(特别是喀斯特森林),且乔木枝干卓立,极难观察而造成误判,物种鉴定需要依托繁重而精细的树皮特征以及无人机技术进行甄别。

  世界典型热带雨林动态大样地(对特定区域进行长期的、重复的生态学研究)配有实地形态特征齐全的“全景图”还没有被报道过。至今,仅在热带美洲亚马孙流域的厄瓜多尔动态样地专著收录约300种的实地树木形态图片数据,与整个动态样地记录的1150种差距甚远,而其他大洲针对热带雨林动态样地目前出版的相关专著,都没有配有确凿的实地树种形态图片数据,并标注有一定数量的未知种,可见样地内观测树木的真实种类仍极具不确定性。

  而在世界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尤其在中国,就已出版了吉林长白山、陕西秦岭皇冠、湖南八大公山、云南玉龙雪山、台湾福山、台湾莲花池等6个25公顷样地的专著,均配有完整实地树木形态照片数据的典型动态样地“全景图”。可见,热带雨林的调查和研究的难度之大。

  收录381种树种

  均配有特征图

  滇东南古林箐喀斯特热带雨林动态样地属于喀斯特洼地,海拔范围530—613米,垂直高差83米,地形相对平缓,岩石露头占44.7%,常年有雾气笼罩。

  2021年,依托中国科学院“滇东南热带山地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修缮项目建立后,于2022年完成个体测量工作,2023—2024又对树木名称进行了修订,完善和规范观测数据,最终确定该样地381种的树种组成,其中包括81种大乔木。

  该成果近期以专著形式面世,详细介绍了样地内的热带雨林特有或较多的几类生态现象,如板根、滴水叶尖、老茎生花、垂叶等,以及样地内各植物器官的多样性,如根、茎、叶、花及花序、果、种子等的形态多样性。

  书中几乎所有树种均配有树干表皮图片,并对树皮进行了初步分类。此外,还分析了样地内的物种组成。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收录的全部381种树种,除了径级和分布格局等信息外,每种都配有精美特征图,特别是树干(或茎)特写照片;还收录了一大乔木新种水晶柿(树高30—35米,雌雄异株,3年开一次花)。

  该专著的出版,标志着“滇东南热带雨林大样地”的新基石已基本筑牢,为样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进一步分析提供翔实数据,同时也为开展其他学科的监测和研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