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罕见同步发声,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诺抵制恶性竞争、规范促销行为,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此举被业界视为对近期监管部门约谈精神的响应,也是外卖行业试图告别无序“内卷”、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信号。
据了解,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对外卖平台开展行政约谈,要求外卖平台企业理性竞争。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于5月份约谈了平台企业。业界指出,监管部门年内连续两次对外卖巨头进行约谈,表明了整顿外卖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决心。
记者注意到,不仅监管部门,各方也在广泛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提出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中国烹饪协会也发布倡议书,抵制“内卷式”竞争,共建健康、有序、公平的餐饮市场秩序。在多方推进下,平台营销已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仍然需要承担较大比例的补贴成本。
综合考虑到营销周期,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兴起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固定营销节点,或将引发新一轮外卖大战。当前时点,三大平台同时集体发声,值得关注。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联合抵制恶性竞争的声明,既是对外卖行业无序补贴现状的回应,也是对政策监管压力的主动调整。这一举措试图通过规范促销行为、减少价格战依赖,推动行业从“比补贴”回归到“比品质”和“比服务”的理性竞争轨道,但在具体执行层面或面临挑战。陈礼腾表示,首先,“成本”边界模糊,“低于成本价”的认定标准未统一,平台可能利用跨业务补贴规避监管。此外,“变相强制”风险依存,即明面禁止强制,但算法推荐规则和流量分配机制仍可能隐性地迫使商家降价。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的收费行为,并鼓励平台根据自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特点。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平台企业的规范发展将有利于包括外卖在内的整个即时零售市场。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这样的发展潜力,正是吸引平台企业纷纷投入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趋势来看,曹磊认为,未来即时零售市场将向3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平台将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力度,提升履约效率;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三是监管框架下的行业进化,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