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李村党委书记陈文祥种的第一批梁王茶已有3米多高 本组图片 桃李村 供图 |
![]() |
梁王茶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林霞
近日,阳宗镇桃李村梁王茶种植基地喜迎丰收,600亩梁王茶树盈绿漫野,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摘鲜嫩茶芽。据悉,梁王茶的叶片能当茶喝、能做菜吃,还能入药,可谓“一叶多能”。
家门口的野生灌木
成为特色产业
梁王茶,又名台氏梁王茶、染王茶、掌叶梁王茶,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骨折。
位于昆明东南山麓的梁王山,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野生灌木。当地村民常年撷取梁王茶的嫩芽,嗓子疼了煮水喝,晒干了当茶饮,也搬上餐桌凉拌吃,不少村民还采了嫩芽拿到集市上卖,价格还不低——每公斤二三十元。
2019年,从小吃着梁王茶长大的桃李村党委书记陈文祥(时任桃李村委会主任),为了给本地村民找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带头开始梁王茶试验种植。
当时的种植面积仅有5亩,试验种植初步成功,有力提振了桃李村农户信心。部分农户表达出种植梁王茶的意愿,陈文祥及村组干部立刻为种植户免费送苗,提供栽培技术帮扶,分享种植经验。
2022年5月,桃李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桃李村党委牵头成立星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连片开发,规模种植”的梁王茶种植新征程。
从最初10余户农户“试水”,到如今10个村小组200余户农户踊跃加入,合作社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整合,更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目前,桃李村梁王茶种植面积已达600亩,每亩可种280余棵,亩产200余公斤,亩产值可达8000余元。在盛产期,亩产可达400余公斤,亩产值16000余元。
“一叶多能”
激活全产业链开发潜力
为推动产业发展,桃李村党委牵头建设大棚培育新品种,选种、育苗、管护、采摘、销售,不断做精、做细、做强产业链各个环节。
在实验种植新品种同时,陈文祥带队摸着石头过河,八方寻求合作,他们把梁王茶送去贝泰妮,希望能在植物提取方面有所突破,他们还去了孟连县的牛油果饮品企业,希望能从茶饮方面找到合作机会。
去年,合作社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研发了梁王茶含片,推动梁王茶产品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延伸,并通过打造“云粱寻韵”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扩大桃李村梁王茶市场影响,更给予村里的年轻人就近就地就业的信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青年选择返乡就业,有效减少本土人才流失,避免乡村空心化,“家门口的产业”已成为桃李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梁王茶“一叶多能”激活全产业链开发潜力,陈文祥带领的农户们脚步更勤了。目前,合作社已经根据制茶工艺,先后开发了白茶和绿茶。今年,合作社决定建一个冷库,对采收的梁王茶进行集货储存,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从田间到舌尖,从药用到饮品、美妆,梁王茶以“一叶多能”的特质,展现出全产业链开发的无限潜力。
论“食”,梁王茶是餐桌上的珍品,凉拌清爽鲜嫩,令人唇齿生津;清炒则尽显本味,鲜爽回甘。论“饮”,老叶经传统工艺炮制后,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厚,兼具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养生功效,是四季皆宜的健康饮品。论“用”,梁王茶的茎是一味良药,对咽喉肿痛、风湿腰腿痛等症状疗效显著,每年10月底修剪的枝条可用于中药制作;而从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因卓越的保湿、舒缓和补水功效,成为护肤品领域的新宠。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还打算寄点我们的梁王茶给外省的朋友尝尝,争取让梁王茶走得更远。”陈文祥说,他要带领合作社和村民推动承载着桃李村产业发展希望的特色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下一步,桃李村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梁王茶全产业链发展,在确保产品品质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电商平台,参加农产品产销会等多元渠道,拓展梁王茶销售网络,增强品牌影响力,让梁王茶成为桃李村特色农业产业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从2019年的5亩试验田,到如今600亩的规模化种植园,这片土地书写着桃李村民依托特色农业走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