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5-04-21 >A02
时评
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样板
     发布时间:2025-04-21
字体大小

  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此次在云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提出要求,为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彩云之南,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遗产丰富,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丽江古城内的木氏土司府衙署见证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习近平察看木府主要建筑,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他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的汉代简牍、封泥印章,实证了西汉中央政府对云南边疆的有效行政管辖,展示了云南从多元走向一体、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过程;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激励和鼓舞着各族人民一心向党、团结奋进,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山水相连,拥有4060公里边境线,涉及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19个国家级口岸、6个省级口岸、65条边民通道以及数量众多的便道小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稳固,一手抓民族地区发展,确保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掉队,努力打造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样板。

  事实上,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云南省持续抓好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兴边富民就有了强力抓手。现如今,374个沿边行政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所有沿边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6个,边境各族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要牢牢把握兴边富民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度融合,深化兴边富民实践,以发展促团结、以服务聚民心、以法治护和谐,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加快形成“发展共谋、民生共惠、文化共融、平安共建”的生动局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家园,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让各族群众更加幸福安康。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正基于此,云南要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用好边疆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边境旅游等产业,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