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院院区越来越大,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挂号、缴费、取报告统统可以扫码搞定,年轻人操作起来行云流水,可对许多老年人来说,却成了“数字鸿沟”下的无奈。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8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比逐年攀升。面对庞大的老年就医群体,如何让他们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化医疗环境中不再“步履维艰”?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的“高龄安康门诊守护”服务,以“全免、全优、全程”为核心,为高龄老人打造了一条温暖的就医绿色通道。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更以其人性化的设计,在医疗系统树立了可复制的标杆。
现代医院的智能化本是为了提高效率,方便患者,但对许多老人来说,自助挂号机界面复杂,手机预约流程繁琐,电子病历不会查询……这些“小事”往往让老人望而生畏。曾有报道称,某三甲医院日均接待老年患者超千人,但近三成人因不熟悉智能设备需要反复求助导诊员,甚至有人因操作困难而放弃就诊。市二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在门诊自助机上增设适老化界面,并配备专人指导,同时保留电话及现场预约通道,确保老人“不会扫码也能看病”。这种“科技+人文”的双轨模式,既顺应了数字化趋势,又守护了老年人的尊严。
市二院的“高龄安康门诊守护”服务并非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关怀体系。其三大亮点直击老年就医难题,彰显了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智慧。
亮点一:0元挂号、免诊查费——减轻经济负担,传递社会温情。对80岁及以上老人免除普通门诊的挂号费和诊查费,看似是小钱,实则是大爱。许多高龄老人收入有限,甚至依靠子女赡养,每次就医的几元、十几元费用积累下来,也可能成为负担。市二院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老人的经济压力,更传递了“尊老敬老”的社会价值观。
亮点二:流程优先——让老人少排队,保证他们及时就诊。高龄老人身体虚弱,长时间排队可能会因疲劳而病情加重。市二院通过“爱心贴”和粉色袖章标识,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高龄患者,并在挂号、检查、取药等环节实现全程优先。这种“隐形插队”不是特权,而是对生命权的尊重。
亮点三:全程守护——陪诊服务让就医无忧。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高龄老人,常常因怕麻烦子女而选择忍受病痛不去就医。市二院安排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提供全程陪诊服务,从挂号到入院,每一步都有专人协助,既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也让家属安心。
市二院的经验表明,关爱老年患者并不需要高昂的成本,而是取决于是否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其措施的可贵之处有三:一是可复制性强。免挂号费、优先就诊、陪诊服务等举措无需复杂技术,任何医疗机构均可借鉴。二是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老年群体就医满意度,缓解家庭照护压力,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彰显医疗本质。医疗不仅是治病,更是治心。市二院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这正是“医者仁心”的最佳诠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市二院的“高龄安康门诊守护”服务,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高龄老人的就医之路。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的今天,我们希望这样的举措不再是新闻,而是成为所有医疗机构的标配,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段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