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人机喷洒农药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文洁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文洁 实习生 黄铭芝
12月12日,记者从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寻甸县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聚焦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产业,让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小水果化身“致富果”
寻甸县运用先进技术,推广标准化种植,发展高原猕猴桃产业,建设标准化水果种植示范果园2000余亩,基地配套农用生产物资仓库、鲜果冷库、分拣车间、分拣设备及多种农用机械等,配备10080平方米苗木培育大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GAP、有机标准,严禁使用激素类农药、激素类化肥、催熟剂、膨大剂、甜蜜素,2018年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一级认证,产品于2022年通过有机认证。
寻甸县还建设了草莓种植基地600余亩,被评定为“中国优质草莓育苗生产基地”;苹果种植基地200余亩,有苹果树1.6万余株,主要品种响富、维纳斯黄金、鲁丽、本地早熟苹果,均获有机产品认证。
水果基地2024年生产猕猴桃900吨、草莓250余吨、草莓穴盘苗3000万余株、苹果90余吨,产值5800余万元,用工95000余个,农民务工收入达1000余万元、地租收入430余万元,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致富路上有“薯”光
2023年,云南省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在凤合镇成立魏明(昆明市种子站站长)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寻甸县高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六哨乡成立杨琼芬(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马铃薯中心主任)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寻甸县农业农村局三方沟通协商达成科技服务协议(品种授权),引进红皮黄肉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16”进行筛选评价,为寻甸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品种基础。
寻甸县实施科技增粮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与示范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8.98万亩,鲜薯产量45.75万吨,产值5.93亿元,销售额4.4亿元。
坚持绿色种植,让寻甸马铃薯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寻甸兴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均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通过举办马铃薯文化节,参加农业展会,拓展线上线下营销销售渠道,寻甸马铃薯影响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品牌效应。
药材基地“药财”来
寻甸县联合乡引导农户参与续断种植,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了云南农业大学梁艳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大户,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近1000亩发展至2024年的12000多亩。经昆明鹏祥农业有限公司续断规范化种植现场测产,续断在当地平均亩产鲜重为1667.7公斤,亩产值逾万元。预计今年续断种植可带动640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5000元。
寻甸县还鼓励发展附子种植。2023年,寻甸滇川种养殖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亩用于附子规范化种植,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厂,年加工附子1000吨,成品干附片市场价格每公斤100元左右,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公司生产的“滇附片”获得市级“十大名药材”称号。公司平均每年从种植户手中收购附子800吨,可带动22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
在云南农业大学、昆明有志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经过3年探索,寻甸县党参种植示范区和育苗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党参种苗实现本土化。一亩本土党参种苗可以种植20多亩党参,经过规范化种植,长势好、经济效益高,2024年10月31日,经专家组现场测产,云党参亩产鲜重805.25公斤,亩产值可达1.45万元。预计2—3年后,寻甸县云党参种植面积可达4000亩。
此外,2024年,寻甸县功山镇实施林下经济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总规模3216.87亩,现发展林下三七种植500亩,羊街镇清水沟村委会丰乐村种植林下三七400亩。
2023年,寻甸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1470亩,产量达6166吨(干品),亩均产量0.196吨(干品),年产值达4.61亿元,亩均产值1.46万元,带动807户3300人参与中药材种植,帮助农民增收1.46万元/亩。昆明鹏祥农业有限公司、寻甸禄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61人,人均劳动报酬2万元/年,以租金形式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