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动现场 本组图片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闫钰 |
![]() |
孩子们现场诵读优秀作品 |
![]() |
嘉宾参观云南文学艺术馆展厅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闫钰 实习生 陈悦谷
一条充满光亮的文学之路,引领我们徜徉于奔流不息的红河。11月25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省作家协会、云南文学艺术馆、红河州文联主办,红河州作家协会协办的“漫谈‘解码红河’丛书暨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在云南文学艺术馆文学展厅举办。
“解码红河”是一场“双向奔赴”
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缪开和,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范稳,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沈洋,红河州文联主席岳建青,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尚语,吴然、陈约红、汤萍等儿童文学作家,红河州作协副主席王必昆,《解码红河》各卷作者等嘉宾出席活动。活动以“漫谈“解码红河”,构筑红河文学新天地”为主题,旨在深度解读“解码红河”文化丛书,推动红河文学尤其是红河州儿童文学繁荣发展,进一步扩大红河文学影响力。
活动包括参观云南文学艺术馆“风从红河来——红河州书法美术摄影工艺作品联展”、作家签赠、对话交流等环节。对话交流环节中,范稳表示,“解码红河”丛书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是对红河地理、历史、文化的全方位解读;第二是作家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具体实践;第三是培养文学作家队伍,促进了作家对民族、民间、地方文化的学习。丛书执行主编岳建青深情感叹:“‘解码红河’记录、诉说着红河,是一场双向奔赴,是一次红河和作家之间的共同成就。今天在云南最高文学殿堂里,我们灵魂共鸣,我相信,爱的种子终将开花。”
尚语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每位作家从多元视角去观察、解读红河,让这一丛书具有了人文之光。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评论家黄玲说:“红河的地方文化就是一颗颗散落大地的珍珠,“解码红河”的编写就是将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的线,它的出版,意味着这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问世。”著名作家、“解码红河”泸西卷作者叶浅韵表示:“在创作过程中,我与地方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链接,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次成长,路途上的一切感受都是向阳生发。”“解码红河”蒙自卷作者王必昆认为:“小地方的小历史也是让人引以为豪的,我在创作过程中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能为红河做一点文化贡献。”
让更多孩子通过文学了解红河
“解码红河”各卷作者代表,包括蒙自卷作者王必昆、泸西卷作者叶浅韵、开远卷作者王单单、个旧卷作者雷杰龙、弥勒卷作者梁刚、河口卷作者黄立康、屏边卷作者赵丽兰、绿春卷作者徐兴正、金平卷作者崔玉松、建水卷作者喻利平等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经历与感受。
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上,在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然、陈约红、汤萍、唐凤莲、刘珈辰,评论家徐霞,与来自红河的儿童文学作家李艳丽、段永祥、彭帆等共同探讨了儿童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助力红河及云南儿童文学发展。当天还进行了两地儿童文学作家结对子仪式。吴然在交流时说,“解码红河”是一部荣耀的作品,它不仅是红河的荣耀,也是文学的荣耀,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红河的风光,也拓展了孩子们的世界,让更多地方的孩子看到红河。吴然还表示,红河的儿童文学发展现状很好,结对子可以促进两地儿童文学交流与发展,为“太阳鸟作家群”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缪开和进行总结发言时表示:“红河的文学之风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解码红河”会让红河之风吹向更广阔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书香的魅力。”
“解码红河”文化系列丛书于202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综合卷、弥勒卷、屏边卷、元阳卷、绿春卷等共14卷,曾获得第12届“书香昆明”活动之“云南十大好书奖”。丛书以散文形式,全景展示红河历史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书为媒让世界看见红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