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活动现场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闫钰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闫钰
11月20日,在国家级非遗“阿细跳月”发源地弥勒市西三镇法依哨村,“书影交融 共沐书香”法依哨乡村艺术节——海男诗歌分享会暨乡村摄影展,在海男书画院举行。这场活动让参与者共享了一场诗歌、绘画、摄影、阅读交融的文艺盛宴。
诗歌、绘画、摄影、阅读交融
活动中,西三镇党委书记叶超向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海男颁发了“驻村艺术家”证书。随后,海男乡村摄影展开启,海男新作《阿细跳月》诗歌分享会举行。
活动的举办地就在海男书画院,海男曾在诗歌中写到这座石头房子:门前有野菊花、柿子树绽放,抬眼可以看到披着云雾的山峦,能在月光下跳舞,有满屋的油画、书本、鲜花。88幅海男创作的手机摄影作品,记录下海男在法依哨生活的细节与肌理,包括村民、村景、民俗等主题,配着海男即兴写下的诗句,诠释了法依哨的宁静、质朴、纯粹、浪漫,展现了乡村人文之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此外,海男的油画、系列图书等也在现场展陈,营造了满室书香与文艺气息,诗歌、绘画、摄影、阅读在此完美交融。
下半场举行的《阿细跳月》诗歌分享会中,弥勒市文联主席马丽君介绍了《阿细跳月》创作出版及获奖情况,海男分享了创作理念,相关嘉宾畅谈了阅读感悟。《阿细跳月》为海男诗歌新作,荣获首届“杨万里诗歌奖”。活动尾声,非遗“阿细跳月”在现场精彩演绎,点燃了冬日激情;全场嘉宾深情诵读了《阿细跳月》节选:永远的阿细跳月/使其火光每夜升起/招魂的月光和舞步/使多少人迷失方向后回到故土……
深爱法依哨,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11月20日,海男书画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实践基地在法依哨艺术乡村正式开馆。书画院旨在打造文艺人才集聚地和有标识度、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形成集文艺作品创作、互动交流、作品转化等于一体的新业态,以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一年来,海男用文字、绘画、摄影等创作手法记录下这个村庄的美丽风景、四季轮回、男人女人、淳朴民风等,完成了百万余字的文学作品,创作了《阿细跳月》等关于法依哨的诗歌,以及88幅油画作品。
海男热爱法依哨,喜欢“法依哨新村民”这个称呼。每天清晨,她都会在村里散步,走过村中的小路、池塘,和劈柴的阿妈相遇,和金黄的麦穗相遇,和牛车相遇,和旷野相遇,和可爱的孩子们相遇……“细节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它们会和词语一样累积在我的内心,创作时,那些语言会奔涌而来。我希望通过作品,呈现对法依哨的爱与想象,让文字留存在未来的传说中。”在海男看来,诗歌、绘画、摄影是相融相通的,这些定格下的瞬间,也为绘画、写作等创作提供了素材,拓展了内涵。
近年来,法依哨村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引进艺术家驻村创作,法依哨村的文化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西三镇、弥勒市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紧密合作,有效推动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各类文艺人才走进法依哨采风创作,用笔墨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