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3日,游客在腾冲市固东镇江东银杏村一户村民家院内品茶休闲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
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
全省超过50%的站点出现冷冬
就定义为区域性冷冬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度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实际上,“拉尼娜”并不意味着冷冬。
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云南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晏红明称:“在气象上,冬季有冷冬和暖冬之分,主要是用上一年12月到当年2月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来判断的。如果某一年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30年的平均气温,我们就称为暖冬;如果低于30年的平均气温,我们称为冷冬。”
气象专家介绍,暖冬和冷冬有强弱之分。气象上专门有一个判断冷冬和暖冬的行业标准,根据此标准,各站点判断的阈值均有差异。“比如,昆明站和大理站的判断阈值是不一样的。云南省125个站点里,有超过50%的站点出现冷冬,我们就定义为区域性的冷冬;如果有超过50%的站点出现暖冬,我们就定义为这个区域为暖冬。”
在拉尼娜海温异常情况下
气候会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
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引起全球的气候异常。对我国部分地区而言,可能会出现气温偏低的现象,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在以往的拉尼娜年份,我国主要表现出“南旱北涝”的气候特点。对云南来说,拉尼娜现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对云南初夏的雨季开始期,以及初夏降水变化的影响。当拉尼娜年出现时,云南雨季开始期大部分年份可能会出现偏早的现象,还有5月份的降水,会出现偏多的情况。”
气象专家介绍,影响气候异常的因子极其复杂,受多种复杂因子的影响,在拉尼娜海温异常情况下,气候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1月23—27日,我国将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首场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在本轮寒潮影响下,中东部地区将上演冷暖大逆转,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大风降温、雨雪即将组团来袭。
据YNTV2都市条形码、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
※相关新闻
10月下旬至年底,东北地区老年人到云南过冬的订单同比增长82%
云南多个县域成候鸟老人“新宠”
入冬以后天气渐寒,不少北方寒冷地区的“银发族”,选择来云南温暖地区旅居过冬。那么,他们看重目的地的哪些特点?
2023年
200万人次旅居云南
冬日的西双版纳绿意盎然,气温维持在20℃左右。来自吉林的李女士2021年首次来到这里旅游,之后的每一年她都会到西双版纳过冬,直到来年4月再返回东北。普洱市思茅区的大荒地村紧邻洗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村里打造了民宿、旅居、研学等旅游新业态,吸引了不少旅居者长期居住停留。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仅2023年,到云南旅居的人数就达200万人次。其中,长期旅居大理的约有20万人次,旅居西双版纳的约有30万人次,主要来自川渝和东北地区。
银发人群县域游订单量
同比增长近两成
据旅游平台数据,10月下旬至年底,东北地区老年人到云南过冬的订单同比增长82%。
还有不少人选择开着房车旅居。金沙江畔的昭通市巧家县、楚雄州永仁县等地,都设有房车营地,同样吸引了旅居养老人群。来自吉林的林松柏夫妇,就驱车一路南下到永仁的房车营地露营,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运动、做饭、晒太阳、逛公园。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这个冬天,银发人群选择县域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两成。云南多个县域以及县城成为候鸟老人的“新宠”,如云南弥勒市,目前银发人群的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2%。
以乡村旅居为重点
打造不同主题旅居目的地
2024年,云南正在将“旅居云南”培育成为旅游的升级版。各地针对不同旅居人士的特点,策划了丰富的活动,帮助旅居养老人群留得下、待得住。
初冬时节,在腾冲市和顺镇大庄村一间客栈里,客栈老板寸海燕正在火塘边一边烤茶,一边向客人介绍当地的特色小吃。“这里一年四季的气候都很好,居民很热情,我在这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想走,就想在这个地方生活。”旅居客人邱宏赞叹道。
为了丰富旅居业态,云南省正着力打造旅居产品。目前,已形成西双版州、德宏州等低海拔地区的避寒旅居目的地,腾冲市等地依托温泉资源的温泉康养旅居目的地等。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腾冲很大一部分旅居住房都配置了温泉泡池,解决了旅居人群吃饭、交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日常购物等需求。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以乡村旅居为重点,正在打造一批不同主题的旅居目的地,推动业态、产品、模式创新,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据央视网、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