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4-11-26 >A02
时评
高中生家校禁用手机 班级应该订报
     发布时间:2024-11-26
字体大小

  

  昨天,环球时报报道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2024年秋季学期起,法国中小学将进行“数字暂停”试验,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智能手表和能够联网的平板电脑等电子通信设备。同时,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也都纷纷出台了中小学生禁用手机的政策。相信中国家长看到这则新闻都会非常欣慰,看来,校园内禁用手机不只是中国学校“独享”,全球学校都开始重视手机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家长,我女儿所在的学校从上学期开始,除了住校生按惯例上交手机外,还要求所有走读生也必须上交手机到学校保管,每月月假发放一次。为防止孩子上交没有插卡的备用手机,班主任还依次打电话,确保孩子上交的手机就属于学生本人。家长群里,所有家长的态度都高度一致——对学校的这一政策举双手支持!原因也很无奈,孩子大了,家长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难,孩子完全可以用“查《作业帮》、搜题”等若干理由在家持有手机,而孩子们拿到手机后,几乎都在偷偷打游戏、刷短视频。

  高中生家校同时禁用手机的要求,对孩子们集中精力备战高考,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已近成年的高中孩子,新闻资讯如何获取?

  高中孩子马上就要面对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平时家长们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对于以后的专业选择没有想法。除了按照新高考选择物理或者历史方向外,对于自己以后具体选择什么专业,几乎都毫无想法。问了一圈,现在的高中生志愿选择,基本都是家长在帮孩子做参考,甚至决策。孩子们在高中阶段唯一的任务,似乎就是尽可能把高考分拼得高一点,以便以后选择的面能够宽一些。

  高考志愿选择的逻辑无非是两个出发点,一是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选择就业岗位多的专业;二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尽可能选择孩子擅长、感兴趣的专业。至于考分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院校档次的区别。按照现在的就业形势,本科阶段,专业选择的重要性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比院校档次更重要。其实,就这两个逻辑角度而言,都是基于孩子们及时获取新闻资讯的前提条件。但现在的高中生,很多孩子每天在校时间都超过12小时,放学后还有很多家庭作业。家校同时禁用手机后,孩子们彻底失去了新闻获取渠道。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变革眼花缭乱的当下,孩子们如果不能长期接受新闻资讯的滋养,又如何确保自己在志愿填报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至于家长,每个人也都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除了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相对较深的认识外,对其他行业的认知也大多一知半解。想要越俎代庖,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往往也力不从心。

  我上高中的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无非是报纸、杂志和电视,但自己至少没有脱离社会的感受。虽然大多数家长都赞同高中生家校禁用手机的政策,但学校还是应该恢复订报的传统,尤其是一些新闻类、科技资讯类的报刊,而且至少要订到班级,这样才能避免孩子们的信息获取与社会脱节。高考当然很重要,但与孩子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相比,后者无疑更重要。 付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