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4-05-20 >A02
时评
在文旅融合发展中 看见新而美的昆明
     发布时间:2024-05-20
字体大小

  昨天,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云南多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既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玩得开心,又让正在筹划出行的人们动心。在红河州建水县,滇南乡村风貌、米轨铁路和车站、各色滇南美食,都令人向往;在西双版纳和普洱,除了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还有当地为游客量身定制的各种专属优惠;在昆明,不少游客赶上了蓝花楹美景的“末班车”,又与城市街头盛放的三角梅“花瀑”偶遇,还恰逢今年第一波野生菌上市时节……其实,“旅游日”对云南这个旅游大省来说几乎是常态,天天都是旅游日,季季都有特别景,处处值得吃住玩,七彩云南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天堂。

  对个人来说,旅游是放松身心、充实自己的好办法;对城市乃至省份而言,旅游是发展经济的良机,是充满潜力的市场,更是前途无量的产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这是对旅游业价值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旅游业发展方向的明确要求。毫无疑问,接下来,昆明作为旅游大省云南的省会,将会把总书记的指示作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指引,与深入推进“旅游兴市”行动结合起来,让广大游客和市民看到一个更新、更美的昆明。

  新,就是注重创新,提供文化新创意、旅游新产品。对于昆明旅游,过去坊间曾有一些议论,认为昆明景区多、旅游资源丰富,但亮点和玩法不够多,值得“故地重游”的地方相较其他城市也不算多,昆明甚至一度被视为“云南游客中转站”,游客稍停即走,留不下来。近年来,类似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蓝花楹大道、海晏村等一批新景点全国走红,传统的观鸥季、吃菌季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冬夏两季昆明旅游的主打产品,相关的文创产品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昆明还在抓紧建设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等新产品,相信不久后,我们会看到一个新鲜度更高、吸引力更强的春城。

  美,就是以旅游发展为契机,提升城市颜值和市民文明程度,以“随时随地的美景”和“温馨舒适的氛围”让游客驻足。街头四季鲜花常有,碧水蓝天空气清新,气候适宜住得舒服,生活便利物产丰富……谈到昆明的优点,无论市民或游客都能随口列举许多。环境优美、城市繁荣、生活美好,自然能为昆明带来更多的美誉。但要做到并时刻保持这些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文旅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高层设计、高位统筹。其实,在今年4月召开的昆明旅游工作专题会议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已经公布:昆明将统筹好城市管理、园林绿化、建筑风格、街区风貌等因素,持续优化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绿美春城”。

  当然,旅游不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还有传承文化、寓教于游的功能。这方面,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昆明,就更有文章可做了。郑和、聂耳、西南联大,滇池、鲜花、红嘴鸥……每一张城市名片,都有讲不完的好故事。每一个生活在昆明的人,都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