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4-04-29 >A13
叮咚买菜助力大理海菜出滇
这份来自大理的美味 24小时就可抵达叮咚买菜各前置仓
     发布时间:2024-04-29
字体大小
  杜珍护正在采摘海菜 供图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海涛

  春末夏初,在洱海的源头洱源县,风在湖面上留下波光粼粼的碎影,朵朵莹白小花随风摇曳。不远处的湖中,55岁的种植户杜珍护正在忙碌,一只手抓住白色小花,稍一用力,就扯出长长的绿色植物根茎,另一只手则忙不迭地打包采摘出来的成果。

  杜珍护所在的地方,是叮咚买菜的海菜采收基地,正在收获的带白色小花的植物,正是海菜。

  农场与企业携手

  把海菜送往全国各地

  因根茎生长在水中,花生长在水面,海菜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水性杨花”,备受大理人和食客的喜爱。海菜目前主要生长在洱海和滇、川交界的泸沽湖水域,不仅食用口感极佳,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早年,靠着种大蒜,杜珍护和丈夫将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了大学。这几年,杜珍护所在的村子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种起了更为环保的海菜。不过,由于年龄渐长,从事种植业已经力不从心,于是她选择了靠采摘海菜来贴补家用,一年下来也有两三万元收入。有这样增收的机会,杜珍护很满意。

  作为链接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媒介,海菜不仅能观赏和食用,还是生长水域的“水质试金石”。一方面,海菜全年皆可生长,生长周期短,能够迅速转化成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海菜对水质要求极高,一旦生长的水域水质变差,海菜就无法生长。再者,海菜花外形可爱,有助于当地发展观光旅游。

  在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乡后湖村,种海菜不仅给了村民增收的机会,还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生态。在大理东湖的一处湿地,鹭鸶成群聚居于此,间或还能看见紫水鸡,动植物生态非常丰富,而在此前,这里还只是几片单独的小水塘,没有连成片。这得益于洱源县推动的“以湿养湿”的湿地“自养”模式,通过生态产业化,增强农户参与培育湿地的积极性,实现湿地可持续管理与合理利用。

  除了生态考虑,把海菜这样的滇产小众蔬菜带向更广阔的市场,则是下一步更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叮咚买菜这样的企业加入,为洱源县的“湿地自养”模式提供了更多发展动能。

  从销售端而言,叮咚买菜的订单给洱源县海菜种植商和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能够专注于海菜种植和品质提升;从品牌端而言,叮咚买菜丰富的运营和品牌管理经验,能够赋能源头农产品,走出一条当地特色的品牌之路。

  三秋田高原农场,就是叮咚买菜在大理的合作品牌。双方于2023年携手推广海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据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大理海菜的销量相比去年有70%—80%的增长,这跟海菜的普及有密切关系。“希望和叮咚买菜一起,把云南海菜推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尝到云南美味,体验云南的生活方式。”

  叮咚买菜“绿水青山”计划

  在滇采购超20种蔬菜

  据叮咚买菜驻云南商品开发人员介绍,近年来,叮咚买菜专注于好商品开发,致力于将全国各地的小众特色商品带上消费者的餐桌。云南物产丰富,一直是叮咚买菜商品开发的重点区域。海菜口感爽脆,非常适合春夏之交品尝,符合叮咚买菜“不时不食”的商品开发原则。

  要将海菜带出大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海菜曾因贮藏、保鲜不易,被称为“带不走的鲜”。近年来,为了把海菜销售市场拓展到省外更多的城市,大理尝试过烘干、晾干技术,但因成本高且处理后的海菜口感不佳而难以为继。后来经过对海菜特性的研究,将海菜贮藏保鲜稳定期限提升至12天。依托以往的保鲜技术,叮咚买菜的海菜上午在采收基地分拣打包后,下午进行降温预处理,最快24小时可以抵达各个前置仓。

  除了大理海菜之外,叮咚买菜通过“绿水青山”计划,在云南采购超20种蔬菜,总采购额超亿元,预计今年采购量还将有所增加。接下来,叮咚买菜将通过“绿水青山”计划,让更多云南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出滇,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