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4-04-15 >A13
昆明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汪伟博士提醒
春季过敏性眼病高发 切勿乱用眼药水
     发布时间:2024-04-15
字体大小






  汪伟博士为就诊患者答疑解惑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刘加文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刘加文

  春季,花粉和空气中的颗粒物等过敏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过敏性眼病也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本期都市时报·春城名医栏目特别邀请了昆明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汪伟博士,为大家讲解春季高发眼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市民正确认识、科学防治过敏性眼病。

  春季过敏性眼病

  多为过敏性结膜炎

  “春季过敏性眼病中,较为典型的是过敏性结膜炎、眼睑皮炎,此外还有干眼、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角膜或结膜异物以及病毒性角膜炎。”汪伟博士介绍,春季气温较高,尤其今年降水较少,空气中的风沙、花粉等过敏原大量增多,这些物质附着到眼部或者眼表,容易导致双眼出现发红、发痒、肿胀,伴有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或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对于小孩来说,可能会出现频繁揉眼、眨眼或眯眼的表现,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中西医结合

  防治过敏性结膜炎效果好

  汪伟博士说:“针对过敏性结膜炎,昆明市中医医院主要治疗方法是首先让患者尽量远离过敏原,了解可能的致敏物并避免再次接触;其次是通过药物治疗,使用如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类别的抗过敏滴眼液,可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局部点眼;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控制病情,必要时还可以加用口服抗过敏药物来控制病情;在临床上常用结膜囊冲洗的治疗方式,通过冲刷眼表过敏性物质等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患者也可通过局部冷敷来减轻瘙痒、肿胀等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容易反复发作,结合临床来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联合针刺、耳尖放血、三伏贴、三九贴等中医外治法,具有更佳疗效。”汪伟博士说。

  过敏性结膜

  有时会被误认为红眼病

  “预防过敏性眼病,首先要尽量远离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过敏人群可通过佩戴护目镜、口罩等方法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合理使用化妆品,尽量少佩戴角膜接触镜。”汪伟博士说,在发病期,应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清洁。日常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发作期可戴有色眼镜以避免日光刺激,眼部奇痒时,不要用力揉擦,以免加重过敏症状;冷敷能缓解眼痒。对于湿热体质的患者,应避免吃辛辣食品,如辣椒、羊肉等食物,以免造成脾胃湿热,加重病情。病情缓解期,可用益肺补脾法巩固治疗,防止或减轻次年复发。

  此外,患上过敏性眼病,应注意避免盲目使用眼药水,很多人出现眼痒等症状后未就医,选择盲目使用具有缓解眼部干痒症状的眼药水,最终引发其他眼部问题。汪伟博士介绍,使用激素类药物虽能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但容易引发药物依赖性,而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还会引发青光眼、白内障和角膜溃疡等情况。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眼药水,对症、规范治疗。同时,切勿盲目使用抗生素类眼药,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炎的一种,其症状与“红眼病”(急性结膜炎)很相似,常易被误认为红眼病,实际上不同于“红眼病”,过敏性结膜炎只有在合并眼部感染时才需要加入抗生素滴眼液。

  ※栏目介绍

  都市时报·春城名医栏目通过发布最新医疗资讯、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搭建起医患有效沟通平台,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栏目邀请昆明地区公立三甲医疗机构专家组成专家库。如果你也有健康困惑,可扫描二维码关注“都市时报大健康”微信公众号,看专家科普,还可入群咨询。

  ※专家名片

  汪伟

  汪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昆明市中医医院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传承中心负责人,昆明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云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第一届、第二届青年编委,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儿童青少年中西医近视防控适宜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云南省医院协会第三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昆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