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区定期为老年人们开展科普讲座 供图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姜洁
“刚接触刘阿姨时,她情绪悲观,心情激动,经过长时间的疏导,她现在变得很开朗,把我们当家人一样。”“蒋阿姨自从上次摔跤昏迷后,成了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打电话确保她的安全,每隔两天到她家看一次,检查她的身体状况。”……五华区龙翔街道茭菱社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便民养老圈,让社区居民“老有所依”。
标准化、智能化
推动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茭菱社区共有常住居民3856户,860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0余人,随着社区内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如何满足他们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成为社区的重要议题。
茭菱社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确保服务的规范性、统一性和高质量。这些标准涵盖了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在标准化指引下,社区内的文体设施、养老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且均向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开放,无城乡之分。这些设施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选择。
茭菱社区还注重服务的智能化建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社区建立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引专业机构入驻社区
打造科普特色品牌
2022年初,茭菱社区幸福食堂开门营业,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便捷、营养的餐饮服务。幸福食堂不仅提供经济实惠的饭菜,还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此后,茭菱社区积极探索“党建+旅居医康养”产业模式,综合社区实际情况,打造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将原“幸福食堂”升级改造为“智慧银龄”社区智慧养生科普驿站,一楼为健康饮食、科学营养、老年人防诈宣传科普主题馆,二楼为医养结合、VR运动体验、智能设备科普主题馆。
同时,引入九九祥居家医养服务中心,科学配置社区内公共服务资源,就近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文教体娱等“菜单式”公共服务,提升社区老人信息素养、健康素养,增强社区老人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打造社区科普特色品牌。
社区还开通了24小时应急呼叫响应服务及免费电话热线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可通过政府配备的SOS救助设备,实现“一键呼叫、平台应急响应”,确保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此外,社区还每年补贴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居家上门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月探访率达到100%。
科普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每月都会举行针对老年人生活的不同主题科普性活动,包括如何根据季节性变化科学调整饮食等,会给老年人开展生日会活动,为老年人开展义诊等,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参与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为老年人
提供“零距离”服务
入驻驿站的九九祥居家医养服务中心,除了日常组织公益活动、讲座等,还是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大管家”,除了为社区补贴的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上门服务外,也向辖区所有老年人有偿提供一系列服务,例如陪诊、交水电费、买菜、买药、康复治疗、健康管理等,用工作人员的话说:“只要老人们需要,我们都会帮他们解决一系列难题。”
随着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给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说起辖区内80多岁的刘阿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家医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欣慰于她的改变。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刘阿姨和家人关系僵化,长期一个人居住,刘阿姨一度十分悲观。“我们刚接触她的时候,她脸上没有笑容,被负能量笼罩,每天打电话给她需要倾听开导两三个小时,也经常上门陪她聊天,给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工作人员长期的心理疏导和陪伴下,现在“刘阿姨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我们一到她家她就十分开心地欢迎我们,节假日还不等我们打电话问候,她就会打电话来祝我们节日快乐”。
蒋阿姨则是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一直是社区重点关注的对象。2022年底,蒋阿姨不慎在家摔了一跤,陷入昏迷,社区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居家医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带上有医护经验的护士赶到蒋阿姨家中,并全程陪同送医。如今,每天都会打电话确保其平安,每隔两天到她家看一次,检查她的身体状况,提供打扫卫生等服务。
一直以来,五华区龙翔街道茭菱社区以标准化为核心,不断完善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圈。这个养老圈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下一步,茭菱社区将继续深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的创新与发展,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