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数字报 > 2024-01-04 >A09
越冬“明星鸟”爱上洱源湿地
     发布时间:2024-01-04
字体大小


  在洱源县拍摄到的灰鹤   新华网发(罗新才 摄)


  在洱源县拍摄到的鸳鸯   新华网发(赵泽恒 摄)


  在洱源县拍摄到的反嘴鹬   新华网发(段正孝 摄)


  在洱源县拍摄到的赤麻鸭   新华网发(赵泽恒 摄)


  “千岁鹤”灰鹤、“翘嘴娘子”反嘴鹬、“爱情鸟”鸳鸯……进入冬季,大理州洱源县各处湿地里,前来越冬的候鸟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包括不少高颜值的“明星鸟”,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洱源县地处洱海源头,气候温润,河湖众多,每年都会有大批候鸟来到当地的湿地过冬。

  头顶红斑的灰鹤

  灰鹤全身大部分羽毛为灰色。灰色是它们的保护色,不仅长得灰,有时它们还会主动往身上抹泥,把自己整得灰头土脸,以便更好地隐藏自己,尤其在育雏期表现更为强烈。它们区别于其他鹤类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其前顶冠黑色,头及颈深青灰色,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向后延伸至颈背。与丹顶鹤类似,灰鹤头顶也有一块红斑,实际为裸露的皮肤,由于缺乏羽毛覆盖,血管丰富,呈现为一块红斑,到了繁殖季节,这块红斑会更加鲜艳醒目,成为吸引异性的法宝。

  灰鹤食性杂,可荤可素。食物充足的春夏季节,它们可以吃蜗牛、水生昆虫、蛙类、小鱼和蜥蜴等动物性食物。气温变冷,它们又会吃玉米、草根、秸秆等植物性食物维持体力。它们不挑栖息地,除了繁殖期必须栖息于沼泽外,其他季节灰鹤广泛适应各种栖息地,如开阔的平原、草地、河滩,甚至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地带。

  “爱情鸟”鸳鸯

  鸳鸯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体长约44.5厘米,头、背呈灰褐色,颊、嘴基、喉白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尾部转暗褐色,胸侧与两胁棕褐色,腹部与尾下覆羽白色。雌雄异色。

  鸳鸯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活动。鸳鸯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还有蚊子、石蝇、螽斯、蝗虫、甲虫等各种昆虫和幼虫,以及小鱼、蛙、喇蛄、虾、蜗牛、蜘蛛等动物,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鸟界超模”反嘴鹬

  反嘴鹬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脚亦较长,呈青灰色,有“鸟界超模”“翘嘴娘子”之美称。反嘴鹬栖息于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主要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昆虫幼虫等为食。

  “感情专一”的赤麻鸭

  赤麻鸭是雁形目鸭科麻鸭属鸟类,栖息于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特别喜欢栖息于平原上的湖泊地带。赤麻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蛭、蚯蚓、小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

  据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赤麻鸭、绿头鸭等野生动物,它们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家禽。据了解,赤麻鸭是“一夫一妻制”,只要求偶成功,就会终生结对生活。

  据新华网、湖南日报、四川在线